爽籟亭記

袁中道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
玉泉初如濺珠,注為修泉;至此忽有大石橫峙,去地丈餘,郵(傳遞)泉而下,忽落地作大聲, 聞數里。予來山中,常愛聽之。泉畔有石,可敷蒲( 植物名;可做席子), 至則趺坐(ㄈㄨ ㄗㄨㄛˋ;兩腳盤腿 打坐)終日。

其初至也,氣浮意囂,耳與泉不深入,風柯(風吹 樹枝)谷鳥,猶得而亂之。及瞑而息焉,收吾視,返吾聽(指不驚於外物),萬緣俱卻, 嗒(ㄊㄚˋ;失意、沮喪的樣子)焉喪偶(喪失伴侶之意), 而後泉之變態百出。 初如哀松碎玉,已如昆絃(昆,原字為”昆+鳥”;絃,弦也;古有昆雞曲,悲鳴之音)鐵撥, 已如疾雷震霆,搖盪川岳,故予神愈靜,則泉愈喧也。泉之喧者,入吾耳而注吾心, 蕭然泠然(ㄌ|ㄥˊ ㄖㄢˊ;形容清涼的樣子),浣濯肺腑, 疏瀹(ㄩㄝˋ;疏通)塵垢,灑灑乎忘身世而一死生(視生死為一, 即樂以忘身),故泉愈喧,則吾神愈靜也。

夫泉之得予也,予為導其渠之壅滯,除其旁之草萊,汰其底之泥沙。濯足者有禁,牛馬之蹂踐(蹂,ㄖㄡˊ, 踏踩)者有禁 。予之功德於泉者,止此耳。自予之得泉也,舊有熱惱之疾,根於生前,蔓於生後,師友不能箴,靈文(指修行學文)不能 洗;而與泠冷之泉遇,則無涯柴棘(比喻欲傷害人的心機), 若春日之泮(散去)薄冰, 而秋風之隕敗籜(ㄊㄨㄛˋ;竹皮、筍殼)。泉之功德於我者,豈其微哉?泉與予又安 可須臾(短暫的時間)離也?

故予居此數月,無日不聽泉。初曦落照往焉;惟長夏亭午(日正當中), 不勝爍(ㄕㄨㄛˋ;燒、灼)也,則暫去之矣;斜風細雨往焉, 惟滂淪淋漓,僵蓋之松不能蔽也,則暫去之矣;暫去之, 而予心皇皇(惶惶)然,若有失也;乃謀之山僧,結茅(編茅 建屋)為亭於泉上, 四置軒窗,可坐可臥。亭成而歎曰:

是驕陽之所不能驅,而猛雨之所不能逐也。與明月而偕來,逐夢寐而不 捨,吾今乃得有此泉乎?且古今之樂,自八音(由金、石、絲、竹、匏、土、革、木八種材質製成的樂器)止耳 ;今而後,始知八音外別有泉音一奇。世之王公大人不能聽,亦不暇聽,而專以供高 人逸土,陶寫性靈之用。雖帝王之咸音韶武(咸陽之音,韶武之樂,皆古聖王之音樂), 猶不能與此泠泠(ㄌ|ㄥˊ ㄌ|ㄥˊ;狀聲詞。形容清脆激越的聲音)世外之聲較也; 而況其他乎!予何幸而得有之,豈非天之所以賚(ㄌㄞˋ,賞賜)予者與?

於是置几移襆(ㄆㄨˊ;行李、包袱), 窮日夜不捨,而字之曰「爽籟」云。


袁中道,(1570—1626)字小修,湖廣公安(今湖北公安縣)人,萬曆四十四年進士,累官至南京吏部郎中。 性格豪爽,喜游山水。與大哥袁宗道、二哥袁宏合稱「公安三袁」。公安派自成一文學流派,其文學主張, 反對摹擬,崇尚自然。創作大強調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,反對明代中葉前後七子以秦漢或唐宋文章為學習 榜樣的復古風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