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處士墓表

王源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處士(有才學而隱居不做官的人), 諱(對死者之名尊稱)獻廷, 字繼莊,別號廣陽子大興(河 北省縣名)人。生於戊子(清順治5年, 西元1648年)七月二十六日;年四十有八,卒于(江 蘇吳縣),歲在乙亥(康熙34年, 西元1695年)七月六日。與妻張氏,合葬于陸墓山。祖某某, 父,為名醫。母張氏吳氏。相傳其先為人,曾祖以上俱無考。 處士自言如此。處士穎悟絕人(聰明過人),博覽, 負大志不仕,不肯為詞章之學。年十九。親歿,挈(帶 領)家而南隱于

初,有高僧說法,士人醵金(ㄐㄩˋ ㄐ|ㄣ; 湊集眾人的錢財),從之講《法華》(妙法 蓮華經)。處士聞之與焉;坐食頃(一頓飯的時間; 比喻很短的時間),伏几而齁(ㄏㄡ;熟睡時的 鼻息聲);僧說罷,處士齁亦罷。明日復往如故,眾竊笑。僧詫曰:「客何為者?」呼與語, 則大驚,拜伏地。曰:「公,神人(非常之人)也。 」掖(用手攙扶人的手臂)登座, 處士夷然(安然)登座不讓, 暢衍厥旨(暢談推衍其主旨;指法華經),眾 大說(悅)。 僧率眾蒲伏(以手伏地而行), 願為弟子。處士笑曰:「吾正若誤(糾正你 們的錯誤)耳,豈為浮屠(佛教)學者哉?」 拂衣去,由是從游者日眾。

嘗為學者曰:「聖人謂人為天地之心。人渺( 小)焉爾且眾(多),胡為天地 之心?(人很渺小,又這麼眾多,如何成為天地之心呢?)嘗 學《易》(周易,由伏羲制卦, 文王繫辭,孔子作十翼。共六十四卦、三百八十四爻)而得其說: 乾也坤也(乾為天,坤為地), 初交而生風雷,無形也。水火次之,形而虛。山澤又次之,實矣。由是草木生焉, 鳥獸育焉。草木、鳥獸不已章(明顯)乎? 未竟(窮極)也。草木不實, 則草木之生未竟,而草木熄。天不生人,則天之生 未竟,而天地之生熄。 人者,天地之實也。故曰:人為天地之心。身豈心哉? 心心爾(只有人的心才是中心點)。所謂仁也, 天地不能為者,人為之。剝復否泰(四者都 是易經卦名。剝是剝落,復是復返;天地交謂之泰,天地不交謂之否;交則通, 不交則塞)存乎運,而轉移之者心。人苟 不能斡旋(ㄨㄛˋ ㄒㄩㄢˊ;扭轉、 居中周旋)氣運,徒以其知能為一身家之謀,則不得謂之人。何足為天地之心哉?」 故處士生平,志在利濟天下後世,造就人才,而身家非所計。

其挈家而南也,尚有貲(ㄗ;財貨)數千金, 以交遊濟危難散去。鄰舍一女子許字(女方答應男 方的求親而訂立婚約),夫貧,流於外,母將改聘之,女誓不從。處士聞之惻然, 時僅餘藥肆(藥鋪)一 廛(ㄔㄢˊ;一廛,古時一個成人定居、 自給自足所需的土地,約百畝之地), 立鬻(ㄩˋ;賣)金,尋其夫,贈使婚娶, 而家益貧。久之,西南大亂(康熙12年, 吳三桂起兵反清),民惶惑不聊生,處士乃入洞庭山,學益力。 亂定,妻張氏旋卒,於是慨然欲遍歷九州(中國),覽其山川形勢,訪遺佚(賢人在野者),交其豪傑,博采軼事,以益廣其見聞,而質證其所學。

初,故尚書(清朝官制,六部各設主 官一人為尚書)徐健庵及其弟故大學士立齋兩先生聘之, 不就;至是歸里,將付其子于其兄御史賓廷又聘之, 乃就。而予以修《明史》,亦館于,與處士道同志合,日討論天地陰陽之變、 伯王(霸王)大略、兵法文章典制、 古今興亡之故、方域要害、近代人才邪正,其意見之同,猶聲赴響(指意 見契合)。而處士于禮樂、 象緯(天文學)、醫藥、 書數(文字學及算數)、法律、 農桑、火攻、器製,傍通博考,浩浩無涯涘(|ㄚˊ ㄙˋ; 水的邊際。引申以比喻事物的界限)。嘗從容謂余曰:「吾志若不就,他無所願, 但願先子死耳。」予驚問故。曰:「吾生平知己,舍( 捨)子其誰?得子為吾傳以傳,復何恨哉?」

嗚呼!生死無關於天下,不足為天下士;即為天下士,不能與古人爭雄長,亦不足為千 古之士。若處士者,其生其死,固世運消長所關,而上下千百年中不數見之人也。顧留京師四年, 有奇遇而訖不見用。庚午(康熙29年, 西元1690年),復至,遂南遊衡獄(南 獄衡山)。因而歸,方謀與同志結茅著書終老,乃不一年死矣。

處士為人良易(良善溫和易相處), 負絕世之學,而虛衷常自下,誨人諄諄不倦。其少也,讀書每竟夜不臥,父母禁不予膏火, 則燃香代之,因眇(ㄇ|ㄠˇ;瞎了一 隻眼)一目,又折其左肱。落落(不苟 合的樣子)攝敝衣冠,躑躅(ㄓˊ ㄓㄨˊ; 徘徊不前的樣子)風塵中,人無敢易(輕視)之 者;蓋其心廓然大公,以天下為己任。 使得志行乎時,建立當不在三代下,而竟溘然(ㄎㄜˋ ㄖㄢˊ ;突然)齎志(ㄐ| ㄓˋ ;齎,抱持;指沒有達成 志願)以死也,豈不悲乎!死之日,門弟子哀號 擗踊(ㄆ|ˋ ㄩㄥˇ; 擗,捶拍胸部。踊,以腳頓地。擗踊形容捶胸頓足,極為悲痛的樣子)不欲生,行路 咨嗟(嘆息)涕洟(ㄊ|ˋ |ˊ; 鼻涕和眼淚)。予在京聞之, 驚痛欲絕,召其子天津,與友人斂金為位哭之,而使奔喪于。 未幾,遂得吉壤以葬。予不及銘其壙(墓穴); 己卯(康熙38年,西元1699年)正月,過, 始一拜其墓而涕為之表。鳴呼!處士之心,天地所以不熄之心也。古聖賢以其心傳于後,而古聖賢未嘗死。 天下有以處士之心為心者,處士又豈死哉?後之覽者,尚其有感而興焉。


王源(1648∼1710),字昆繩,一字或庵,清直隸大興人。少任俠,喜談兵,欽慕諸葛亮、 王陽明之為人,研究經世致用之學,為清初顏李學派重要代表人物。曾遊歷大江南北,廣交英才, 與桐城方苞相善。著有《易傳》十卷、《平書》二卷、《兵論》二卷等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