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江學案

黃宗羲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姚江,江名,浙江餘姚縣。敘述學派源流而加以論辨,稱為「學案」。王守仁為浙江餘姚人,故後世稱其學派為「姚江學派」。 本文選自明優學案卷十。

王守仁伯安,學者稱為陽明先生餘姚人也。 父成化(明憲宗年號,1465-1488年) 辛丑進士第一人,仕至南京吏部尚書。先生娠(懷孕)十四月而生, 祖母岑夫人夢神人送兒自雲中至,因命名為。五歲,不能言,有異僧過之曰: 「可惜道破(說破名字的來源)。」始改今名。豪邁不羈, 十五歲,縱觀塞外(姿意觀覽長城外的風光),經月始返。 十八歲,過廣信(今江西上饒縣), 謁婁一齋(婁諒,當時著名學者),慨然以聖人可學而至。

弘治己未(明孝宗弘治12年,西元1499年)進士第, 授刑部主事,改兵部。逆(當時當權的宦宮劉瑾) 矯旨逮南京科道官,先生抗疏(上疏直言)救之, 下詔獄,廷杖四十,謫貴州龍場驛丞(管理驛站的官員)遣人跡而加害,先生託投水脫去(脫逃), 得至龍場誅, 知廬陵縣,歷吏部主事、員外郎、郎中,陞南京太僕寺少卿、鴻臚寺卿。 時(江西贛州)不靖, 兵部尚書王瓊特舉先生以左僉都御史巡撫南(江西南部)。 未幾,遂平漳南橫水桶岡大帽浰頭諸寇。 己卯(明武宗正德14年,西元1519年)六月, 奉敕勘處福建叛軍。至豐城而聞宸濠(寧王, 為明太祖子朱權之後代)反, 遂返吉安, 起兵討之。宸濠方圍安慶,先生破南昌返兵自救, 遇之於樵舍(今江西省新建縣西北), 三戰,俘武宗率師親徵,群小張忠許泰欲縱濠鄱湖 (縱放宸濠於鄱陽湖), 待武宗接戰而後奏凱。先生不聽,乘夜過玉山,集浙江三司, 以付太監張永張永者,為武宗親信,群小之所憚也。 命兼江西巡撫。

又明年,陞南京兵部尚書,封新建伯嘉靖壬午(嘉靖元年, 西元1522年),丁塚宰憂(丁憂,指父母去逝,在家服喪服; 時王守仁的父親王華去逝於南京吏部尚書郎,故稱為塚宰)。丁亥(嘉靖6年, 西元1527年), 原官兼左都御史, 起征(廣西百色一帶的土酋叛亂, 王守仁奉兵征討)平, 以歸師襲八寨斷藤峽(亦位於廣西省), 破之。先生幼夢謁馬伏波(馬漢名將馬援, 六十幾歲高齡,率軍征南蠻,而卒於軍中)(告老還鄉)。 至南安(江西大庾縣),門人周積侍疾,問遺言, 先生曰:「此心光明,亦復何言?」頃之而逝,七年戊子(嘉靖7年, 西元1528年)十一月二十九日也,年五十七。

先生之學,始氾濫(沈迷)於詞章, 繼而遍讀考亭(宋儒朱熹;朱熹晚年卜居於福建建陽縣西南考亭)之書, 循序格物(窮究事物), 顧(但)物理、吾心,終判為二,無所得入。 於是出入於佛、者久之。及至居夷處困(指被貶謫於貴州龍場), 動心忍性,因念:「聖人處此,更有何道?」忽悟格物致知之旨,聖人之道, 吾性自足(王守仁認為人之本性,生有即具有良知, 只因私欲蒙敝,故良知不明,物理不明),不假外求。其學凡三變而始得其門。

自此以後,盡去枝葉,一意本原,以默坐澄心為學的。有未發之中(心中的天理), 始能有發而中節(合乎中正合宜)之和, 視聽言動,大率以收斂為主,發散是不得已。江右(指江西省)以後, 專提「致良知」(孟子曰:人之所以不學而能者, 其良能也;所不慮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致良知,是恢復人本身所擁有的良知良能)三字,默不假坐, 心不待澄,不習不慮,出之自有天則(自然的法則)。 蓋良知即是未發之中(未發散的天理),此知之前,更無未發; 良知即是中節之和,此知之後,更無已發。此知自能收斂,不須更主於收斂;此知自能發散,不須更期於發散。 收斂者,感之體,靜而動也;發散者,寂之用,動而靜也。知之真切篤實處,即是行;行之明覺精察處,即是知, 無有二也。居(浙江)以後,所操益熟,所得益化, 時時知是知非,時時無是無非(指時時修養心之本體), 開口即得本心,更無假借湊泊(寄託依附),如赤日當空, 而萬象畢照。是學成之後又有此三變也。

先生憫儒之後,學者以知識為知,謂:人心之所有者不過「明覺」,而「理」為天地萬物之所公共, 故必窮盡天地萬物之理,然後吾心之明覺與之渾(完全)合而無間。 說是無內外,其實全靠外來聞見,以填補其靈明者也。先生以聖人之學,心學也。「心即理」也, 故於致知格物之訓,不得不言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,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。夫以知識為知,則輕浮而不實, 故必以力行為功夫。良知感應神速,無有等待,本心之明即知,不欺本心之明即行也,不得不言「知行合一」。 此其立言之大旨,不出於是。

而或者以釋氏(佛家)本心之說,頗近於心學, 不知儒釋界限只一「理」字。釋氏於天地萬物之理,一切置之度外,更不復講,而止守此明覺; 世儒則不恃此明覺,而求理於天地萬物之間,所為絕異(儒家與佛家完全不同)。 然其歸理於天地萬物,歸明覺於吾心,則一也。向外尋理,終是無源之水,無根之木, 縱使合得本體上,已費轉手。故沿門乞火(指世俗之儒) 與合眼見闇(指佛家),相去不遠。先生點出心之所以為心, 不在明覺而在天理,金鏡(比喻明道) 已墜而復收(取得),遂使儒、釋疆界, 渺(長遠) 若山河(指儒家與佛家如山與河,不會互相混淆),此有目者所共睹也。

試以之言證之。致吾良知於事物,事物皆得其理,非所謂「人能弘道」乎?若在事物, 則是「道能弘人」矣。告子之「外義」(告子認為義是存在於外物, 而不在於人的內心),豈滅義而不顧乎?亦於事物之間求其義而合之,正如世儒之所謂「窮理」也, 孟子何以不許之(不贊成這種說法), 而四端(惻隱之心,差惡之心,辭讓之心,是非之心) 必歸之心(人的本心)哉? 嗟乎!糠秕眯目(糠,ㄎㄤ ㄅ|ˇ,秕子和米糠。 比喻煩瑣或無價值的事物;眯,ㄇ|ˇ,東西進入眼中,使眼睛一時睜不開), 四方易位(東西南北易位,方向不清,指世道混亂), 而後先生可疑也(才會懷疑王守仁先生的說法)

隆慶(明穆宗隆慶元年,西元1567年)初, 贈新建侯,諡文成萬曆(明思宗年號)中, 詔從祀孔廟


黃宗羲(1610-1695),字太沖,號南雷,學者稱梨州先生,清餘姚(今屬浙江)人。 為明末東林子弟著名領袖。清兵南下,黃宗羲組織同志,起兵抗擊,失利,入四明山, 結寨自固,又依魯王於海上。抗清鬥爭失敗後,從事著述,反對明末空洞浮泛的學風,倡言治史, 開浙東研史之風,為清代史家之開山祖。史學之外,對經學、天文、曆算、數學、音律諸學皆有很深的造詣。 清廷多次威逼利誘,終不為所動,堅不赴召。著作宏多,以《明夷待訪錄》最為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