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霸篇第十一(節選)

荀子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國危則無樂君,國安則無憂民。亂則國危,治則國安。今君人者,急逐樂而緩治國,豈不過甚矣哉! 譬之是由好聲色而恬(靦;慚愧)無耳目也, 豈不哀哉!夫人之情,目欲綦(ㄑ|ˊ,極;最好的)色, 耳欲綦聲,口欲綦味,鼻欲綦臭(ㄒ|ㄡˋ;香味),心欲綦佚。 此五綦者,人情之所必不免也。養五綦者有具(條件;工具)。 無其具,則五綦者不可得而致也。萬乘之國,可謂廣大富厚矣,加有治辨彊固之道焉,若是則恬愉無患難矣。 然後養五綦之具具也。故百樂者(極快樂者), 生於治國者也;憂患者,生於亂國者也。急逐樂而緩治國者,非知樂者也。


百里之地,可以取天下,是不虛(不虛假), 其難者在人主之知之也(人主要知道這個道理)。 取天下者,非負(背負)其土地而從之之 謂也(並非要別國人民揹負著土地來跟隨), 道足以一人(統一人心)而已矣。 彼其人苟一(人心被統一),則其土地 奚去我而適它(他們的土地怎麼會往別的地方去呢?)? 故百里之地,其等位爵服,足以容天下之賢士矣;其官職事業,足以容天下之能士矣;循其舊法, 擇其善者而明用之,足以順服好利之人矣。賢士一焉,能士官焉,好利之人服焉,三者具而天下盡, 無有是其外(沒有不在這裡之外)矣。 故百里之地,足以竭埶(ㄕˋ;勢)矣。 致忠信,箸(著;倡導,顯明)仁義, 足以竭人(吸收納盡天下人才)矣。 兩者合(權勢與人心結合)而 天下取,諸侯後同者先危。詩曰:「自西自東,自南自北, 無思不服。」一人之謂也。


主道治近不治遠(治理近身的事,而不法理遠方 的事),治明不治幽(治理明顯的事,不 去治理幽誨不明的事),治一不治二(治理 主要的事,不治理細瑣的事)。主能治近則遠者理,主能治明則幽者化,主能當一則百事正。 夫兼聽天下,日有餘而治不足(需治理的事情不多)者, 如此也,是治之極也。既能治近,又務治遠;既能治明,又務見幽;既能當一,又務正百, 是過者(太超過)也,過猶不及也。 辟(譬如)之是猶立直木 而求其影之枉(豎立直木卻要求其影子是 彎曲的)也。不能治近,又務治遠;不能察明,又務見幽;不能當一,又務正百, 是悖(荒謬)者也。辟之是猶立 枉木(彎木)而求其影之直也。

故明主好要(簡要;抓住重點), 而闇主(闇,ㄢˋ;昏昧的君主)好詳; 主好要則百事詳,主好詳則百事荒。君者,論一相(選 擇一個宰相),陳一法,明一指(旨), 以兼覆之(統管眾事), 兼炤(ㄓㄠˋ;照耀)之, 以觀其盛者也。相者,論列百官之長,要百事之聽,以飾朝廷臣下百吏之分,度其功勞, 論其慶賞,歲終奉其成功以效於君。當則可,不當則廢。故君人勞於 索之(尋找相才), 而休於使之(君主高 枕無憂地休息,讓宰相行使職權)


荀卿(約西元前313至235年),名況,字卿,趙國郇邑人,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, 人稱荀子。漢朝人避宣帝諱,又稱其為孫卿。荀子是繼孔子、孟子以後大儒,並把法家思想注入儒學。 《荀子》一書,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影響深遠。荀子曾經遊歷燕齊楚秦,曾在齊下講學著書, 後離楚赴楚,任蘭陵令。後卒於蘭陵。著名的法家人物韓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。

《荀子》一書,經西漢末年劉向校定,該書共三十二篇,除《大略》、《宥坐》、《子道》、 《法行》、《哀公》、《堯問》為弟子所述,其它各篇都是荀子自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