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程蕺園書

袁枚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熊公子處接手書,云有索僕(作者自稱)古文者, 命為馳寄。僕於此事,因孤生懶,覺古人不作,知音甚稀。其弊一誤於南宋之理學, 再誤於前之時文(明朝流行的八股文), 再誤於本朝之考據(清初學術著重考據之學)。 三者之中,吾以考據為長,然以溷(ㄏㄨㄣˋ; 混亂)古文則大不可。何也?古文之道形而上(《易. 系辭》:「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。」道指精神,器指物質),純以神行,雖多讀書, 不得妄有摭拾,(韓愈、柳宗元)所 言功苦(勞苦),盡之矣。考據之學形而下,專引載籍, 非博不詳,非雜不備,辭達而已,無所為文,更無所為古(古文)也。

(清代重要的古文流派桐城派,主張古文應兼具義理、考據、 辭章之長,袁枚反對「考據」做為古文的標準,因考據之學,「非博不詳,非雜不備」,適合學術探究, 但不適合做為古文的藝術標準)

嘗謂古文家似水,非翻空(在空中翻翔)不能見長。 果其有本(有良好的本質)矣,則源泉 混混(元氣顯著的樣子), 放為波瀾,自與江海爭奇。考據家似火, 非附麗(依附)於物,不能有所表見。極其所至,燎於原矣, 焚大槐(ㄏㄨㄞˊ;樹木名,落葉喬木)矣,卒其所自得 者皆灰燼也。以考據為古文,猶之以火為水,兩物之不相中也久矣。 《記》(《禮記》)曰: 「作者之謂聖,述者之謂明。」《六經》、《三傳》,古文之祖也,皆作 者也。箋、(鄭指鄭玄, 孔指孔穎達。二人為《詩》、《禮》等做箋、疏),考據之祖也,皆述者也。苟無經傳, 則亦何所考據耶?《論語》曰:「古之學者為己,今之學者為人。」 著作家自抒所得,近乎為己;考據家代人辨析,近乎為人。此其先後優劣不待辯而明也。

近見海內所推博雅大儒,作為文章,非序事噂沓(ㄗㄨㄣˇ ㄊㄚˋ;語 言重複雜亂),即用筆平衍(平常), 於剪裁、提挈、烹煉、頓挫諸法(以上指作文方法), 大都懵然(ㄇㄥˊ ㄖㄢˊ;糊塗無知的樣子)。 是何故哉?蓋其平素神氣沾滯於叢雜瑣碎中,翻擷多而思功少。譬如人足不良,終日循牆扶杖以行, 一日失所依傍,便倀倀(ㄔㄤ ㄔㄤ;無所適從的 樣子)然臥地而蛇趨,亦勢之不得不然者也。且胸多卷軸者,往往腹實而心不虛,藐視詞章, 以為下過(低下)爾爾,無能深深 而細味之。劉貢父(宋劉攽, 字貢父)歐九(歐陽修)不 讀書,其 文具在,遠遜廬陵(指歐陽修,歐為廬陵人), 亦古今之通病也。

前年讀足下《汪宜人傳》,紆徐(ㄩ ㄒㄩˊ; 慢行)層折。在《望溪集》中(方苞著作 集名),為最佳文字。此種境界,似易實難,僕深喜足下晚年有進於此,僕之文非足下 之獻而誰獻焉?尚有近作數篇,意欲增入,須明春乃來。衰年心事,類替人持錢之客,臘殘歲暮, 汲汲顧景,終日酤榷(ㄑㄩㄝˋ ㄍㄨ;本為酒類專 賣獨佔之意。此借指集中、總括之意)簿冊為交代後人計甚殷。豈不知假我數年, 未必不再有進境,然難必主人(指老天爺)之留客與否也 (難知上天是否會讓我多活幾年)。一笑。


袁枚(1716-1796),字子才,浙江錢塘人,乾隆進士,人稱隨園先生。 乾隆進士,曾任江寧等地知縣,三十八歲辭官後僑居江寧,築園林于小倉山,號隨園。 收集書籍,創作詩文。以詩名聞當世,提倡「性靈說」,反對清初以來擬古和形式主義的流弊, 使詩壇風氣為之一新,與蔣士銓、趙翼並稱「江右三大家」。為文自成一家,與紀曉嵐齊名, 時稱「南袁北紀」。文章主「駢散合一」,兼取六朝駢儷。著有《小倉山房文集》、《隨園詩話》、《子不語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