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釣台記

鄭日奎

Tony私選的古文觀止

釣臺東,漢嚴先生(東漢嚴光)隱處也。 先生風節,輝映千古,予夙慕之,因憶富春(富春山; 臨富春江,江畔為嚴光遊釣處)桐江(浙江的上游)諸山水, 得藉先生以傳,心奇甚,思得一遊為快。顧是役(這一次旅程)也, 奉檄(ㄈㄥˋ ㄒ|ˊ;收到徵召錄用的通知書)北上,草草行道中耳 ,非遊也;然以為遊,則亦遊矣。

舟發自常山(浙江省縣名), 由(州名,常山屬 衢州)(州名;盧桐屬嚴州), 凡三百餘里,山水皆有可觀。第目之所及,未暇問名,頷(ㄏㄢˋ;微點 點頭)之而已,惟誡舟子以過七里灘(在釣魚臺 西側),必予告。越日,舟行萬山中,忽睹雲際雙峰,嶄然(高峻 突出的樣子)秀峙,覺有異,急呼舟子曰:「若非釣臺耶?」曰:「然矣。」舟稍近,迫視之,所 云兩臺,實兩峰也;臺稱之者,後人為之也。臺東西峙,相距可數百步,石鐵色, 陡起江干(江邊),數百仞不肯止。巉岩傲睨, 如高士並立,風致岸然。崖際草木,亦作嚴冷狀。樹多松,疏疏羅植,偃仰離奇各有態;倒影水中, 又有如遊龍百餘,石流波動,勢欲飛起。峰之下,先生祠堂在焉,意當日垂綸(ㄔㄨㄟˊ ㄌㄨㄣˊ;釣 魚),應在是地,固無登峰求魚之理也,故曰:「峰也,而臺稱之者,後人為之 也。」(兩臺的原名應為兩峰)

山既奇秀,境復幽倩,欲艤舟(|ˇ ㄓㄡ;把船停 靠在岸邊)一登,而舟子(船夫)固持不可, 不能強,因致禮焉,遂行。於是足不及遊,而目遊之(以眼睛遙遊 釣魚臺)。俯仰間,清風徐來,無名之香, 四山颶(大風)至 ,則鼻遊之(以鼻遊釣魚臺)。 舟子謂灘水佳甚,試之良然,蓋是即陸羽所品十九泉也,則舌遊之。頃之, 帆行峰轉,瞻望弗及矣。返坐舟中,細繹(|ˋ;整理頭緒思考)峰巒起止 ,徑路出沒之態。惝恍(ㄔㄤˇ ㄏㄨㄤˇ;迷糊不清的樣子)間, 如舍舟登陸,如披草尋磴(石階),如振衣最高處, 下瞰群山趨列;或秀靜如文,或雄拔如武,大似雲臺諸將相(漢明帝時, 思中興功臣,在南宮雲臺繪32名功臣圖),非不傑然卓立,覺視先生,悉在下風(東漢名將功臣 都比不上嚴光),蓋神遊之矣。思稍倦,隱幾臥,而空濛滴瀝之狀(形容山色之狀), 竟與魂魄往來,於是乎並以夢遊;覺而日之夕矣。舟泊前渚,人稍定,呼舟子,勞以酒,細詢之曰:「若嘗登釣臺乎?山之中景何若? 其上更有異否?四際雲物(景物),何如奇也?」舟子具能答之。 於是乎並以耳遊。噫嘻,快矣哉,是遊乎!

客或笑謂:「鄭子足未出舟中一步,遊於何有?」「嗟乎!客不聞乎! 昔宗少文臥遊五嶽孫興公遙賦天臺,皆未嘗身歷其地。 余今所得,較諸二子,不多乎哉?故曰:以為遊,則亦遊矣。」客曰:「微(非 ;無)子言,不及此;雖然,少文之畫,興公之文, 盍處一(寫 一篇遊記)焉以謝山靈?」余竊愧未之逮也(不及宗少文、 孫興公),遂為之記。


鄭日奎(生年待查),江西貴溪人,字次公,順治進士,官至禮部郎中,著有《靜庵文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