廬山栖賢寺新修僧堂記

蘇轍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元豐三年,余得罪遷高安。夏六月,過廬山,知其勝而不敢留。 留二日,涉其山之陽,入(ㄒ|)賢谷。 谷中多大石,岌嶪(ㄐ|ˊ |ㄝˋ; 危急的樣子)相倚。水行石間, 其聲如雷霆,如千乘車行者,震掉不能自持,雖三峽之險不過也。故其橋曰三峽。 渡橋而東,依山循水,水平如白練,橫觸巨石,匯為大車輪,流轉洶涌, 窮水之變。院據其上流,右倚石壁,左俯流水,石壁之趾,僧堂在焉。 狂峰怪石,翔舞於檐上。杉松竹箭,橫生倒植, 蔥蒨(ㄘㄨㄥ ㄑ|ㄢˋ;形容草木青翠茂盛)相糾。 每大風雨至, 堂中之人,疑將壓焉。問之習廬山者,曰:「雖玆山之勝,栖賢蓋以一二數矣。」

明年,長老智遷使其徒惠遷謁余於高安,曰:「吾僧堂自始建至今六十年矣。 瓦敗木朽,無以待四方之客,惠遷能以其勤力新之,完壯邃密,非復其舊, 願為文以志之。」余聞之,求道者非有飲食、衣服、居處之求,然使其飲食得充, 衣服得完,居處得安,於以求道而無外擾,則其為道也輕。 此古之達者所以必因山林築室廬,蓄蔬米,以待四方之遊者, 而二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。夫士居於塵垢之中,紛紜之變,日進於前, 而中心未始一日忘道。況乎深山之崖,野水之垠(|ㄣˊ;河岸、水邊), 有堂以居,有食以飽,是非榮辱不接於心耳,而忽焉不省也哉?孔子曰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」 今夫騁鶩(ㄨˋ;形容前往趨附)乎俗學而不聞大道, 雖勤勞沒齒,余知其無以死也。苟一日聞道,雖即死無餘事矣。 故余因二之意,而以告其來者,夫豈無人乎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