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江南錄

王安石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
故散騎常侍太宗命撰《江南錄》,至李氏(南唐李後主)亡 國之際,不言其君之過,但以歷數存亡論之。 雖有愧於實錄,其於《春秋》之義(指臣隱君之過, 子隱父之過)箕子之說,徐氏錄為得焉。

然吾聞國之將亡必有大惡,惡者無大於殺忠臣。國君無道,不殺忠臣, 雖不至於治,亦不致於亡。為君,至暴矣,武王觀兵於孟津, 諸侯請伐武王曰:「未可。」及聞其殺王子比干,然後知其將亡也, 一舉而勝焉。季梁人雖亂,人不敢加兵。以不 用宮之奇之言,人始有納壁假道之謀。然則忠臣國之與也,存與之存,亡與之亡。

予自為兒童時,已聞金陵潘佑以直言見殺,當時京師因舉兵來伐, 數以殺忠臣之罪。及得所上諫李氏表觀之,詞意質直,忠臣之言。 予諸父中舊多為江南官者,其言金陵事頗詳,聞所以死則信。 然則李氏之亡,不徒然也。

今觀徐氏錄言死,頗以妖妄,與予舊所聞者甚不類。不止於, 其它所誅者,皆以罪戾,何也?予甚怪焉。若以商紂二君論之, 則李氏亡國之君,必有濫誅,吾知死信為無罪,是乃徐氏匿之耳。

何以知其然?吾以情得之。大凡毀生於嫉,嫉生於不勝,此人之情也。 吾聞李氏臣,而俱稱文學,十餘年爭名於朝廷間。 當李氏之危也,能切諫,獨無一說,以見誅,又不能力諍, 卒使其君有殺忠臣之名,踐亡國之禍,皆之由也,懼此過, 而又恥其善及於,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,此人情之常也。以觀之, 甚它所誅者又可知矣。噫!若果有此,吾謂不惟厚誣忠臣,其欺吾君不亦甚乎!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