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亭集序

王羲之

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
永和九年(西元353年),歲在癸丑,暮春之初, 會於會稽山陰蘭亭,修禊事也(禊,音ㄒ一ˋ, 祭祀活動,古人於春秋二季至河邊洗濯滌沖沐, 以袪除身上汙穢不祥,稱修褉事)。群賢畢至,少長(老少)咸集。 此地有崇山峻嶺,茂林修竹,又有清流激湍(急流), 映帶左右(流水環繞在 蘭亭左右)。引以為流觴曲水(漂浮酒杯的彎曲水流),列坐其次,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,一觴一詠,亦足以暢敘幽情。是日也,天朗氣清, 惠風和暢,仰觀宇宙之大,俯察品類(萬物)之盛, 所以游目騁懷(觀賞萬物,抒展胸情), 足以極視聽之娛,信可樂也。

夫人之相與俯仰(交往)一世, 或取諸懷抱(互相傾訴),晤言(交談)一室之內; 或因寄所托(隨所遇而寄託情感), 放浪形骸之外(不拘世俗禮法)。 雖取舍萬殊(各人取捨雖然不同), 靜躁(個性安靜或活潑)不同,當其欣於所遇,暫得於己,快然自足,曾不知老之將至。 及其所之(所追求)既倦,情隨事遷, 感慨係(接著)之矣(事過境遷,心情轉變, 感慨接著而來)。向之所欣,俯仰之間,已為陳跡,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(而不得不有所感慨); 況修短(生命長短)隨化(隨著命運造化的安排), 終期於盡(終究是會走向死亡)。古人云:「死生亦大矣。(生死是一件重要大事)」豈不痛(哀痛)哉!

每覽昔人興感之由,若合一契(古人文章所感慨的情懷,若與自己是相同的), 未嘗不臨文嗟悼(邊讀文章,邊感傷嘆息), 不能喻之於懷(無法寬解悲嘆的情緒),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(要把生死看做是同等的,根本是虛妄的理論), 齊(視為同等)(壽命長)(壽命短)為妄作(把壽命長或壽命短看做是相同的,是錯誤的看法)。後之視今,亦猶今之視昔(後人讀我的文章,就像是現在我讀前人文章的這種心情), 悲夫!故列敘時人,錄其所述(蒐錄蘭亭每位賢達的詩文),雖世殊事異(雖然時代不同,事物有差異), 所以興懷,其致一也(每個時代,人們感慨的心情是相同的)。後之覽者,亦將有感於斯文。(後人讀此篇文章,也會有所感慨吧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