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(0236)

大溪.湳仔沟古道(总督府步道).石龟坑古道(百吉林荫步道)

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
图:百吉旧隧道

桃园县大溪镇以古道之多而闻名。我搜寻大溪的古道,发现在台七线百吉隧道附近的古道又特别的密集,古道数量之多, 可以用“古道群”来形容,令我既惊讶又好奇。什么样的地理位置或条件, 促使这个地区出现了这么多条历史古道呢?

这问题其实不难回答。只是我这台北人对桃园的地理不够熟悉,虽然翻阅地图,但外行人看热闹,隔鞋搔痒,未能有所领悟。 后来我搜寻到“百吉生态教育网”网站, 细读其中《细说百吉》注1一文后,才恍然大悟, 仿佛任督二脉被高手打通,历史的思绪便沛然泉涌。

百吉,旧称“八结”注2,是昔日大嵙?(大溪)进入角板山、 巴陵地区泰雅族部落的入口,是所谓的汉、 “番”注3接壤之地。通过百吉隧道的台七线公路, 由大溪前往复兴乡,直通宜兰,就是著名的北部横贯公路,是北台湾重要的东西交通动脉。

这条公路其中的一段就是昔日的角板山古道;若由大溪乘船溯大嵙?溪(大汉溪)而上,也 能达八结地区的阿姆坪注4,然后再前进复兴乡。 八结正位于昔日大嵙?通往泰雅族山区的水陆枢纽之处, 一百多年来,无论是晚清时期刘铭传的“开山抚番”,或是日据时代的“理藩计划”, 都曾经在这个区域留下历史痕迹,以如此地理位置而拥有多条历史古道,就不会让人感到惊讶了。

八结地区的古道,据《细说百吉》一文所述,至少有六条,其中三条为八结与大溪之间的联络道路, 分别是“大艽芎古道注5、 “湳仔沟古道”、“石龟坑古道”;八结境内村庄之间则有三条联络道路,分别是“大溪坪古道”、“二层坪古道”、 “杉仔崎古道”。这么高密度的古道群遍布于八结地区,如何让爱好古道之士能不垂涎三尺呢?我虽然只走这六条古道的其中 之一,仍无法掌握每一条古道的详细路线,但心向往之。只要向往之心不变,我想迟早我会走完这个地区的所有古道。

图:湳仔沟古道(总督府登山步道)

今天则是计划先走“湳仔沟古道”及“石龟坑古道”。这两条古道分别位于百吉隧道山丘的左右侧, 两条古道的起点与终点则分别在百吉隧道的南北两端隧道口,而百吉隧道只是一条很短的隧道。 因此古道的距离并不长,只是翻越隧道上方的山头而已。

从大溪走台七线,百吉隧道大约位于台七线8公里处,过百吉隧道后右转桃51线(承恩路),往龙珠湾、湳仔沟的方向,约0.5公里, 就可看见“湳仔沟古道”的标志注6, 步道入口旁有一家“客家面”小吃店。

“湳仔沟古道”,又被称做“总督府登山步道”,“总督府”这个名称令人好奇。“客家面”则是有点名气的小吃店,顾名思义, 以客家口味的面点为主。这家小吃店其貌不扬,只是以木头搭建、铺石棉瓦的简单小吃店,但名气不小, 不时有人远道开车来这里吃客家面。

我将车子停于“客家面”附近,循着指标往湳仔沟古道走,一小段上坡柏油路之后,就看见往古道山径的岔路, 标志写着“湳仔沟古道30分钟”,路程果然简短。进入古道,约走一、两分钟,古道就钻进入竹林里, 竹林幽径,步道铺满枯竹叶,踩踏松软舒适,幽意盎然。约五、六分钟,穿出竹林,可以望见湳仔沟地区的湳仔沟溪, 经济部水利局目前正在整治这条溪,沿河建步道小桥,溪岸护堤斜坡铺植绿草,从山上望下去,蜿蜒的溪流宛若一条绿色小蛇。

继续往上走,出现陡上的枕木阶梯,树木之间还绑有绳索供登山者扶持,这段陡上路约三分钟而已, 来到上方处,又恢复为平缓的上坡路,大约又四、五分钟,来到了鞍部。从客家面爬到鞍部,大约花了二十分钟。 这里是各路古道交会的路口。湳仔沟古道直走越岭而下,可抵达百吉隧道口;若在此处往左,可通往头寮山(湳仔沟山), 山顶有一日据时期的总督府图根补点,继续向左走,可接大艽芎古道、溪洲山; 从鞍部此处向右走,则山径可横越百吉隧道的正上方,通往“百吉林荫步道”注7

图:湳仔沟古道

我在这里稍休息了一会儿。然后继续走湳仔沟古道,开始下坡路。一开始即是一段陡下土阶路, 土阶有木板工法固定土阶,似乎是新整建的步道,也有提供绳索做为辅助,过陡下路后,又出现竹林。

古道穿梭于竹林之间,平缓而下,沿途经过几处小溪沟,附近 有农垦遗迹及竹林。一直往下走,抵达百吉隧道的北口。从鞍部出发至此,才花了十分钟而已。 百吉隧道的北口则竖立着“总督府登山步道”的标志。

“湳仔沟古道”为何被称做是“总督府步道”呢?据报纸的报导,是源自于日据时期的“枕头山之役”。 当时日军出兵围剿角板山的泰雅族,经过激烈的战斗之后,其中一名抗日领导者在湳仔沟山麓被俘, 日军随即以无线电请示总督府如何处置,得到“就地处决”的指示,日军便将该首领带至山顶广场斩首示众, 于是“总督府”之名便流传至今。

我虽然没有仔细思考,但对于这样的说法,我心里有一点点困惑。我行走于山林古道时,经常遇到行动电话收讯不良, 而无法与台北的家人联络。不知道百年前的日军是使用何种品牌的无线电, 而能在湳仔沟的山麓以无线电向台北城的总督府请示呢?

我猜“总督府”名字的由来,应与这附近头寮山的“总督府图根补点”有关。 日据时代台湾总督府自明治三十一年(1898年)起开始在全台测量土地,总督府的工程测量人员来过这里, 走湳仔沟古道上山,在湳仔沟山(头寮山)山头设立了总督府的图根补点, 因此地方人士便称这条道路为“总督府”步道。这是我合理的猜测。

图:百吉林荫步道

从百吉隧道北口横越马路(台七线)到对面,就看到“百吉林荫步道”的标志。“百吉林荫步道”就是桃118公路,它翻过山丘, 然后从石龟坑桥附近下山,再绕至百吉隧道的南口,接回台七线,全长约3公里。

“百吉林荫步道”就是昔日的“石龟坑古道”。 在百吉隧道未贯通之前,明治四十三年(1910年)时就已开辟了轻便车路,而成为大溪、八结两地之间交通往来主要道路; 昭和十九年(1944年)打通了八结隧道,但当时隧道内无灯火,居民走隧道时必须高举着火把照明以过山洞。 山洞凿通后,石龟坑古道的轻便路便逐渐没人走。这个隧道在民国五十七年时重建,并命名为“百吉隧道”。 现在的百吉林荫步道虽号称为“桃118公路”,但实际上已无两地交通的功能,在公路约一公里处,就被栏杆阻挡, 禁止车子进入,而变为一条专供游客步行的休闲林荫步道。

我从百吉隧道北口的桃118公路沿着马路往上走,路缓坡平,林荫宜人。柏油马路虽然已看不出任何的古道遗迹,但沿途山林 苍郁而幽雅,健行散步的感觉也很不错。约一公里处,有岔路通往慈湖管制区。看到管制区的标志,我才想起,这里山林环境 能够如此清雅,正是因为它曾是慈湖管制区的一部份,直到民国87年才解禁开放,长达二十几年的封山,所以没有一般郊山被滥 垦滥建等破坏山林的乱象。

穿越马路上的栏杆,就正式进入只供人行的百吉林荫步道了。路旁几株杜鹃花已绽放盛开,含笑迎人。游客不多,只有三三两两, 中途遇到一群国小学生来此户外教学,热闹一阵如轻风飘过,又恢复了幽雅安静。在步道的高点, 可望见山下的台七线,也看到了从湳仔沟古道鞍部循棱而来的小径,与林荫步道交会,然后循着山棱线继续通往白石山。

从地图上可以发现,这条山棱线是远从石门水库大坝那边的新溪洲山、溪州山、头寮山一路延伸而来, 一百多年前,这条棱线仿佛是一条汉人、泰雅族之间约定的楚河汉界。 但经济的诱惑,终使汉人一步步冒险越过山棱,在湳仔沟、石龟坑、阿姆坪、八结建立了农垦据点, 汉人的隘勇线也得寸进尺的向山区推移。刘铭传担任台湾巡抚后,积极开山抚番,光绪十二年(1886年) 设全台抚垦总局注8,抚垦总局就设于大科?, 积极向泰雅族的山林猎场进行伐樟拓垦,终于与泰雅族爆发激烈的战争, 史称“大科?之役”注9。日据时代, 殖民政府仍延续刘铭传开山抚番的政策,积极开发台湾的山地资源,日军与泰雅族亦曾在这一带的枕头山发生激战。 这一条条古道翻越山棱而来,一步步地迫使泰雅族让出土地与山林。

图:湳仔沟聚落的红砖古厝

过百吉林荫步道的最高点(约2公里处),就变为平缓的下坡柏油路,走来更为舒适,路旁偶尔可见花圃, 约八、九分钟,来到了出口的石龟坑桥。昔日的古道已完全被柏油路所取代,亦不见古道遗迹, 看来“石龟坑古道”已变成纯粹的历史名词而已。

石龟坑桥附近则有一新步道通往附近山腰的福德宫,我爬上去瞧瞧,只看见一座普通的土地公庙而已,或许庙已改建过。

从石龟坑桥循着桃118公路往下走,约走五、六分钟,抵达百吉隧道南口。越过台七线,走往湳仔沟“客家面”的停车处, 然后前往附近的湳仔沟聚落,我欣赏完三合院红砖古厝后才离开湳仔沟。

今日虽然连走湳仔沟及石龟坑古道,但真正走路的时间约一个半小时而已,算是一条轻松的路线。 离去时,我突然想起著名的日本人类学家伊能嘉矩曾于明治三十年(1897年)前往角板山地区调查泰雅族的风俗文化, 写出《台湾探查日记》,记载所见所闻。伊能嘉矩是走哪一条古道进入八结地区呢? 各方并没有明确的答案。

我读《细说百吉》一文,作者认为伊能嘉矩是走大艽芎古道, 而自然旅行家刘克襄先生则认为伊能嘉矩有可能是走湳仔沟古道, 也可能有走打铁寮古道注10。 我对此事并无研究,但庆幸自己都已走过这几条古道,所以不管伊能嘉矩是走哪一条路线,我可以肯定我有追随过他所走过的路。

旅游日期:2005.03.10 


[路程时间记录]

湳仔沟古道入口(客家面)...20分钟...鞍部...10分钟...百吉隧道北口(百吉林荫步道入口)...20分钟...慈湖管制区... 25分钟...石龟坑桥...6分钟...百吉隧道南口...6分钟...湳仔沟古道入口(客家面)...20 (路程约1.5小时)

注1:“百吉生态教育网”为百吉国小所属的网 站,《细说百吉》一文, 作者为廖明进与朱信维先生。

注2:八结地区最早称为“湳仔”,后演变为“南雅”,日据时期, 改名为“八结”,设“八结堡”,范围包括了阿姆坪、大溪坪、水井、大湾、湳仔沟等地。民国五十七年北横公路 八结隧道重修,当时的省府主席黄杰先生提为“百吉”隧道,于是而有“百吉”之名,现行政区域属于桃园县大溪镇复 兴里。参考注1《细说百吉》。

注3:角板山、巴陵等山区为昔日原住民泰雅旅居住地,目前的 行政区域属于桃园县复兴乡。

注4:“阿姆坪”地名,同治年间八块厝(今桃园八德市)人吕阿姆所开垦, 故名为“阿姆坪”。民国五0年代修筑的石门水库。水库的水域在八结境内就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,因此早年南雅宫、旧柑 坪的隘勇线、八结早期的开垦重心阿姆坪三角洲,以及水流东溪的下游平原,都成了水库淹没区了。参考注1《细说百吉》。

注5:参考注1《细说百吉》。《细说百吉》一文称“大艽芎古道”称为 “大艽宫古道”。

注6:在台七线未过百吉隧道之前,也可以看见隧道前右侧有一“总督府 步道”的标志,亦可停车于该处,由隧道北口的登山口爬至南口的湳仔沟。但我个人认为隧道南口的湳仔沟“客家面”附近 较为方便停车。

注7:约30分钟可抵达“百吉林荫步道”。“百吉林荫步道”就是昔日的 “石龟坑古道”。

注8:抚垦总局分全台“番地”为南、北、东三路,设抚垦局8(驻大溪、 东势、埔里、三星、竹山、旗山、恒春、台东),分局 18(驻新店、三峡、关西、五指山、南庄、大湖、马鞍仑、大茅埔、 水长流、北港、蜈蚣仑、木履 、罗东、苏澳、隘寮、枋寮、玉里、花莲),置隘勇、辟良田、开沟洫、伐樟熬脑, 将“理番”与垦殖合为一体抚垦。 参考资料:林务局志第一章第三节清代台湾地区林务

注9:大科?之役发生于光绪十三年(1887年),刘铭传远从澎湖移调总兵 吴宏洛率领一万一千五百名清兵,大举进征讨角板山的泰雅族部落,清军于枕头山上设置炮台,而泰雅族凭险力抗。 双方激战四月之久,各自死伤惨重,清军炮台被原住民攻下,刘铭传不得已而撤兵,与泰雅族部落讲和。

注10:参考:刘克襄着,《北台湾漫游》2,玉山社,2005年2月。P.307。


[行旅照片]

湳仔沟古道入口(背后为“客家面”小吃店)。
“客家面”小吃店。
古道进入山径。
不久,就进入竹林中。
穿出竹林,变为杂树林山径。
远眺整治中的湳仔沟溪,宛若绿色小蛇。
枕木陡上阶梯。
陡上之后,又转为平缓的腰绕路。
来到鞍部各路古道交会处。
继续走,为陡下土阶路。
土阶路之后,又变为缓缓而下的竹林路。
出口为百吉隧道北口。
横越马路,就来到百吉林荫步道的起点。
百吉林荫步道幽静怡人。
约一公里,有岔路往慈湖管制区(禁止通行)。
再往前走就是只供人行徒步的百吉林荫步道。
百吉林荫步道(1)
百吉林荫步道(2)
百吉林荫步道(3)
百吉林荫步道出口(石龟坑桥)。
走桃118公路往百吉隧道的方向。
桃118出口接百吉隧道南口。
百吉旧隧道(建于民国57年),就在新隧道旁。
湳仔沟聚落的红砖古厝。

[行旅图]